邓州门户网丫丫 发表于 2021-5-7 13:51:05

慎点!用了手机这一功能,64万竟不翼而飞

如今这个时代什么东西使用率最高、跟你最亲近?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它:手 机



为了方便大家的使用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五花八门从最开始的打电话发短信到如今的点外卖、网购、视频、玩游戏......只要我们能想到的,它几乎都可以做


不过,最近小伙伴们要注意了手机的这个功能,千万别开!



上面提到的千万别开的功能是屏幕共享功能!
什么是屏幕共享功能呢?
就是你一旦点击屏幕共享你在手机上的所有操作
对方都看得一清二楚
其实这个功能不少小伙伴用过




不过,最近有很多人因为使用这一功能后被骗不信,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打开屏幕共享功能一女子64万不翼而飞

近日,刘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是她户籍所在地的“警察”,让她登录某网站查看“逮捕令”。对方称,目前案件由某地警方侦办,要求她添加办案民警的QQ接受调查。



刘女士登录后,果真看到一份“逮捕令”,她顿时慌了,马上添加对方。


对方称,办案人员不能前往对她进行实地询问 ,而是通过一个社交软件对她进行询问。然后刘女士就按照嫌疑人指示,去到一个宾馆在里面进行操作。
随后,对方要求查验资金流水,刘女士便按照要求下载了“钉钉”App→打开共享屏幕功能 →打开支付宝   →微信和银行卡账户→将余额展示给对方查验。



对方叫刘女士不用转钱至“安全账户”,只需将钱转到刘女士本人名下另一张银行卡即可,刘女士就按照对方提示操作,给自己银行账户进行了转账。
刘女士这一系列操作后,不法分子登录了刘女士的手机银行,将64万余元分成20多笔转了出去。
直到对方又让刘女士借钱转入她自己的银行卡时,刘女士才发觉自己上当了。
其实这样的案例近期已经发生了多起


用腾讯会议App屏幕共享被骗9万多元
前不久,江苏常熟一名受害人接到陌生电话,称其贷款账户没有注销会影响征信。在对方的诱导下,他下载了腾讯会议App,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输入身份证和验证码,结果被骗了9万余元。





因为手机这个功能老人被骗5万余元
近日,浙江海宁长安一位老人向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骗了5万余元。
案发当天,老人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其在某平台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可以进行3倍赔偿。老人一听有3倍赔偿,便立刻按提示添加了对方QQ。
随后,对方将老人拉入一个售后群,不一会儿便称错将十万元转给了老人,老人一听着急了,这么多钱肯定要还给别人,于是按照对方的指示,点击了QQ自带的分享屏幕功能。



就这样,老人在对方的“监视”和“指引”下,把自己卡里钱分几笔,转到了对方提供的陌生账户,直到老人被移出“产品质量售后”群,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共被骗5.9万余元。
什么是屏幕共享功能?相信不少人都稀里糊涂的用过它但还并不是很清楚点击这一功能后会发生什么
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下
“屏幕共享”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
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电脑上都能看到,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
下图是通过QQ将一部手机的屏幕分享给一台电脑的实际效果
可以看出,虽然有少许的延迟但是手机所显示的所有内容都会原封不动的显示在电脑上
▼▼▼


无论是你的登录账号密码还是支付密码只要点击了“屏幕共享”功能对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怎么样?“屏幕共享”功能里暗藏的猫腻大家都了解了吗?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骗子的常用套路



下面这些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你可要看清楚


初步骗取当事人的信任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软件改号,电话联系当事人,并准确报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职业、住址等隐私信息,以获取当事人的初步信任。


引导当事人开通屏幕共享或视频会议
不法分子通过一些App自带的屏幕共享功能或者视频会议的形式,假借引导当事人进行操作为由,实则实时监控当事人手机上的所有操作,盗取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信息和验证码等内容。


转账
不法分子监控当事人手机后,开始引导当事人转账,如被发现,或者当事人迟疑,不法分子将通过偷偷获取的验证码进行转账操作,在当事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转账。
对此,警方发布提醒——
一旦你与诈骗分子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即使诈骗分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你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密码、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卡内资金。
因此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涉及私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时,一定要谨慎。如若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手机越来越先进形形色色的智能功能在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安全埋下了隐患
还有哪些手机功能要慎用?快来一睹为快!

[*]“免密支付”功能要慎用





近日,有消费者发现,在一些购票APP上购买机票时,只填写一个手机短信验证码就可以完成交易。
虽然免密支付客观上方便了消费者,但也增加了被盗刷的风险。去年12月,杭州市民徐先生的手机曾被同宿舍同事马某盗走,马某利用小额免密支付功能盗刷了4000余元。
在网上搜索关键字不难发现,这种“隐患”并非个案。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利用支付宝小额2000元免密支付而被盗刷的案件。
看完这些,微信、支付宝上“小额免密”、“闪付”功能你还敢随便打开吗?

[*]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

WIFI虽然给上网提供了便利,但也为安全留下隐患。发现免费WIFI千万不要随便登录,这可能是黑客用来入侵你手机的工具。
江西一名男子曾使用没有设置密码就能直接登录的免费WIFI,并用手机输入自己网银卡号密码,结果账户被人转走了3万多元!

[*]慎开USB调试功能





安卓手机开启USB调试会产生重大风险,手机一旦开启USB调试模式,就相当于给电脑上的软件开了个后门,你的锁屏密码、绑定账号等很容易被各种应用随意调用,一般不建议开启。

[*]微信别打开“附近的人”功能

iPhone手机中,有“常去地点”功能,可用地图显示记住经常去的位置,暴露个人日常活动信息。如有不法分子“惦记”上你,也就相当于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同理,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也可定位你的位置。
iPhone用户可以依次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关闭该选项即可。
微信用户可通过依次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除我的位置信息”“停用”即可。

[*]安装软件少点“允许”

安卓用户安装应用后会被要求允许软件读取相关权限,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应尽量关闭。
手机安装游戏等软件时,常被要求“使用你的位置”,如果你点击了“允许”,这些应用便可扫描并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一旦资料泄露,别人就可能知道你的位置、家在哪里。
近年来各种骗局千变万化让人防不胜防
再次提醒警惕陌生人的“屏幕分享”邀约涉及私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时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诈骗人员手法千变万化,请大家谨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多想多问多商量务必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利景名门 发表于 2021-5-7 17:11:04

聪明用不到正点上,要我说这种人直接枪毙,看还敢不敢祸害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慎点!用了手机这一功能,64万竟不翼而飞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